当前位置:首页/法治五华

王百淼:坚持“五心”,化解纠纷润邻里
发布时间:2021-01-27 13:53:34作者:五华区政法委来源:五华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

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固然难能可贵,可有时“近邻”之间的相处也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当这些“不尽人意”发生后怎么办?王百淼说:“与民‘共情’,耐心办事。”

王百淼是五华区红云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一名调解员,扎根基层10年来,她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普通的社区矫正工作者逐步锻炼成为一名政治思想素质好,业务工作能力强,专业水平过硬的业务骨干。

就是热爱法律

2010年,王百淼放弃上海优越的条件,带着满腔热血回到昆明,成为红云司法所的一员。到岗后她发现,红云辖区具有小区多、住户多、流动人口多的特点,全新的工作环境和方式使让她决定要加强学习。

为了尽快了解辖区情况,她对辖区的各个居民小组和企业单位,对邻里关系、老人赡养、宅基地以及通行、排水、土地承包等方面的矛盾纠纷,进行细致地走访排查,基本上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当时真的是凭着一腔热血和对法律的热爱,工作起来不管白天黑夜。”王百淼说,自己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法律工作者,但大学她并没有学习法律,而是选择了日语,毕业后却开始对没有学习法律的选择而遗憾,她开始自学法律,并考上了云南大学的法律专业。

为了不让这样的遗憾再次发生,她将热血撒到工作上。为真正做到依法调解,王百淼白天下村、进社区调查了解情况,晚上学习法律知识,特别是对婚姻法、劳动法、土地承包法等与当前矛盾纠纷相关的法律法规,仔细研读,认真思考,切实做到了对具体规定了如指掌。

长期以来,除了提高业务水平,她还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思想认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于2015年12月3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五心”是化解纠纷的金钥匙

王百淼说,人民调解员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人民调解工作是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民事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保证。

在处理每一起纠纷的过程中,她坚持用“细心、耐心、真心、苦心、精心”五心来开展工作,对待需要帮助的社区居民,她像对待家人一样,用真心实意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2012年7月22日上午,红云辖区某工地发生工人跌落死亡案件。7月26日上午死者家属及工友13人为讨要死亡补偿款爬到8号楼楼顶,并用花圈、横幅等堵住工地大门。王百淼和同事得知这一情况后,顾不上休息就赶往现场,经过几轮劝说死者家属保证调解期间不发生过激行为。接下来的几天,她和同事用“背靠背”的方式,分别做单方工作,但终因双方主张悬殊太大,未能达成调解协议。后经过认真分析仔细考虑后,她果断将主要突破口放在公司一方,并给公司方算了一笔久调不决的成本帐,对症下药终于使公司方做出重大让步,促使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

多年的调解工作让王百淼摸索出属于自己的“独门秘籍”:“真情与责任,是调解纠纷的根本”。

多项创新破解邻里纠纷难题

红云辖区小区多、住户多、村子多,在这样一种背景下,邻里之间的漏水、噪音等矛盾纠纷就时有发生。

对此,红云司法所开展了三个创新,一是率先在全市成立首家城中村矛盾调处中心。严格按照积极预防、妥善处理的原则,开拓城中村改造纠纷矛盾调处的新模式。二是率先在小区内成立28家物管调解室。及时收集、梳理和调解小区内矛盾纠纷,使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实现全覆盖,有效维护辖区的和谐稳定。三是率先开展“一周一村”流动式调解,打造红云调解特色。把超前预防与主动化解相结合,打破传统调解模式,增强化解矛盾纠纷的主动性,变过去群众来访求助为工作人员下访服务,变事后调解为事前预防,把排查调处纠纷和法律服务的阵地前移。

一桩桩一件件侵权矛盾纠纷、赡养析产纠纷、经济财产纠纷在她的调解下均得到了圆满解决,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的家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一件件濒临激化的纠纷干戈化玉帛,王百淼也被红云辖区群众誉为民间纠纷的“调解能手”。

解决纠纷过程中,王百淼经常忙到忘记休息,忘记吃饭,社区群众知道后深受感动,纷纷为她竖起大拇指。但她却说,“群众满意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看着两家人的关系融洽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笑容也在王百淼的脸上绽放。

法律咨询也是拿手活

在法律服务工作中,王百淼充分发挥法律专业优势,担任社区法律服务员,自己的手机号码成为法律咨询热线,每一天,不管她在做着什么,只要有咨询电话打进来,她都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

“这么多年,我收获最多的就是‘感动’。”王百淼说,在辖区内全面推行“援访对接”、“援调对接”、“援诉对接”机制,为农民工追讨血汗钱、为耄耋老人解决赡养问题、助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维权、帮助未成年人重返校园,亲自上门为瘫痪在床的老人申请法律援助等等。

王百淼说,希望更多的人民群众遇到纠纷,能够依法理性反映诉求,运用法律手段选择正确的纠纷解决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多年来,她共接待群众咨询2300余人次,其中,接待来访1900人次,承办非诉讼法律援助案件20余件,电话咨询350人次,公平、公正和诚信优质的服务得到老百姓送来锦旗表示感谢,至今司法所未受到当事人一起投诉,法律服务行风端正,也得到了办事处和社区干部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