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法治五华

昆明市大观司法所创新调解模式 “政法委员 两长一顾问”专治“疑难杂症”
发布时间:2021-11-23 10:13:44作者:五华区政法委来源:云南政法

在昆明市五华区司法局大观司法所里,有一个特殊的“诊所”,由街道政法委员、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律师、人民调解员等法律专业人员组成“医生团队”,专门“把脉问诊”社区居民遇到的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

今年5月,大观司法所首创实施“政法委员 两长一顾问”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调解机制,通过政法委员牵头,司法所所长指导做好具体调解工作,派出所所长做好事态稳控和情绪疏导,法律顾问做好法律问题咨询模式,充分调动整合各类资源,把重大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矛盾不上交。

微信图片_20211123101148

成功调解一批重大疑难纠纷

今年5月,一家餐厅的洗碗工黄某在上班时突然倒地死亡,餐厅方将黄某的尸体送到医院停尸房。黄某的家属得知消息后,约了50多人到餐厅向老板讨说法。黄某和餐厅签订了合同,餐厅老板想按照保险流程赔偿,但因为黄某的老公生病、孩子还在上学,家庭经济困难拿不出停尸费,所以黄某家属想让餐厅老板出停尸费,因为意见不一致,双方陷入僵持。随后,该案被指派给大观司法所进行调解。

该所立即启动“政法委员 两长一顾问”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政法委员、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人民调解员、律师进入调解现场,从法律角度诠释纠纷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分析该起矛盾各方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同时,政法委员站在情与法的角度,劝餐厅老板拿出一部分费用。在政法委员、律师和司法所干警的反复疏导和耐心劝说下,矛盾最终得以化解。

产妇李某因患有妊娠糖尿病,产下的婴儿器官不完整。后家属放弃抢救,婴儿死亡。为了向医院讨说法,产妇家里来了30多人堵在医院门口。派出所接警后,将该案移送到大观司法所。产妇家属来到司法所后情绪激动,拍桌子辱骂调解员。后经过多次调解,终于化解了该起纠纷。

这2起案件都是大观司法所通过“政法委员 两长一顾问”调解机制,成功化解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

大观司法所所长熊贵仁告诉记者,以前遇到需要部门协作才能解决的矛盾纠纷,司法所所长要多方协调才能与其他部门形成联动,如今,通过政法委员发挥牵头、统筹协调作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有机制可遵循,再也不用靠“人情”。

今年5月份以来,大观司法所通过“政法委员 两长一顾问”调解机制,成功调解一批重大疑难纠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切实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实行矛盾纠纷三级调解机制

11月12日一早,2名50多岁的女士一路争吵着来到大观司法所寻求调解。黄女士情绪激动地说,对方养的狗咬了自己,她要去注射狂犬疫苗,要让对方承担注射疫苗费用;狗主人李女士辩解道,她的狗根本没有咬人,只是碰了对方一下。双方争执不下。

人民调解员魏云和值班律师组织双方在调解室就坐,律师从法律角度进行了说明,魏云从情与理的方向开展劝导,经过40多分钟的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共识,满意地离开了司法所。

魏云说,当事人之所以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让他们有一个说话的地方,只要找准问题症结,就能解开双方间的疙瘩,群众一般都是愁云满面地来,高高兴兴地走。

无论是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是医患纠纷等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大观司法所都会按照矛盾纠纷三级调解机制,将各类纠纷一一化解。

一般矛盾纠纷由社区调委会组织调解,通过联动社区民警和社区法律顾问组成的“一员一警一顾问”提前介入,做好前期纠纷稳控和化解工作。

2次以上调解未果或突发的较大纠纷,由街道调委会采用“1 3 N”模式展开调解,“1”即司法干警,“3”即专职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社区民警,“N” 即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

仍然无法化解的重大矛盾纠纷,由司法所启动“政法委员 两长一顾问”调解机制。由街道政法委员、司法所所长、派出所所长和法律顾问共同会商对策,形成一致意见后按照各自职责开展调解。

此外,该所还统筹8家律师事务所组建“大观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团队”,每天安排一名律师零报酬在司法所值班,为居民解决各类法律问题。通过充分调动整合各类资源,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了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