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确认见义勇为行为的公示2025.10.09
中共昆明市五华区委政法委员会2025年法律顾问服务项目采购公告2025.08.18
中共昆明市五华区委政法委员会政务新媒体服务项目比选公告2025.07.28
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龙翔派出所,公安二级派出所、巾帼建功先进集体,2005年3月由原武成派出所更名成立,位于小西门中段,毗邻翠湖公园、龟背立交、西站立交。近年来,龙翔派出所在分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连续3年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连续3年获“集体三等功”,派出所各项工作得到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认可。
一、 突出党建引领,争当理想信念坚定的“排头兵”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忠诚警魂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开展红色电影赏析、红色歌声传唱、红色故事大家讲、先锋引领反诈宣传等主题活动,以党建带队建、促工作,切实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制定《党员干部廉洁清单》《党支部家访制度》《执法监督“一日清”制度》等制度,推动党支部建设向规范化、精细化发展。
“线下老党员领学、线上平台自学、‘传帮带’以行促学”“三学”模式延续龙翔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全年组织各类学习497次4000余人次,实现民警、辅警学习教育全覆盖。
打造3个特色党小组夯实党支部战斗堡垒。“打击护民”党小组强力惩治违法犯罪;“巾帼便民”党小组接待群众零投诉;“军转安民”党小组全力防控发案。
增强纪律意识,做实长效监督
讲一堂警示教育课、看一集警示教育片、学一个警示教育案例“三个一”活动,严明规章纪律,营造浓厚廉政氛围。撰写一封家书、建立一个家属微信群、确定一名“廉内助”、进行一次廉政家访、形成一个长效机制“五个一”工程,实时监督干警八小时外活动,以好家风促好作风,以好作风带好家风。
爱警暖警惠警,打造温暖警队
突出后勤保障机制,全面掌握家属子女入托入学、患病以及重大变故等困难,及时慰问、帮扶;突出警营文化氛围,建设图书角和训练角,切实提高民警辅警的理论水平和身体素质;突出人才培养,坚持以战促学、战学合一,选派民警搭配业务大队跟班,提升民警的综合警务能力。
二、 坚持主责主业,争当市域社会治理的“支撑者”
以安保维稳为主线,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聚焦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开展消防安全检查105次,清查房屋、商铺、单位53027间次,告知主体责任16529次,签订责任书11810份,“两区一村”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完成率100%,“安家昆明”小程序注册36197人,电子居住证累计办理8135个;“金钟罩”反诈系统注册27017人;为民服务更深厚。
以“情指勤督舆”为常态,全力做实精准防控
坚持“一日一研判”机制,助推勤务指挥“大脑”和实战单元灵活布警。案管室实体化运行,实现全要素、全环节网上流转,执法监督触角延伸至最前端。2021年至今,刑事警情359天零接报,连续5年警情降幅超40%,派出街面巡逻警力20812人次、巡逻车2134辆次。
以专项行动为抓手,全心净化治安生态
聚焦专项行动,加强警情分析研判,提升精准防范能力,全力提升侦破质效。去年以来,打处违法犯罪嫌疑人391人;打处犯罪团伙7个,避免群众财产受损348.34万元。
以市域社会治理为轴心,全维打造共建共治局面
主动对接办事处,定期提请街道办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进行分析研判,街道办主办、公安协助协调联动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发动党建联盟、综治维稳、流口信息员、楼院栋长等群防群治力量,收集汇总矛盾纠纷情况,定期共享信息。
去年以来,向街道办主动汇报工作14次,发现解决困难问题10个,发动群防群治力量175人,收集并化解矛盾纠纷25个,发放防范电信诈骗、禁毒、消防等宣传材料4000余份,覆盖率100%。
三、 聚焦服务民生,争当公安为民形象的“展示者”
搭建民生驿站,全速提升服务效能
升级“网上双室”2.0版本——“平安龙翔·民生驿站”,推出“最多跑一次”的加强版——“一次都不跑”服务,为辖区群众提供便利。线上协助办理电子居住证1576件,收集反馈社情民意515条,回访满意度100%,解决群众求助35起,解答政策、群众疑问285次,为368位群众提供在线咨询、预约办证、送证上门等服务,全力建设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宜居环境。
助力疫情防控,全程贡献公安力量
坚持多元参与,用好街道、公安、群防群治力量的“1+1+N”防疫队伍,组织警力对疫苗接种点周边区域进行安全大检查,做好疫苗接种点现场安保工作。截至目前,共对疫苗接种点周边进行清查80余次、14000余人次,承担现场安保93场次、派出警力3800余人次。
龙翔派出所紧抓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兑现了净化辖区居住、就业环境,让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上升的承诺。
下一步,龙翔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将坚持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为指引,自觉对标三个定位,不断强主业、优手段、固基础,努力以高质量平安服务创一流战绩,展现更强的责任担当,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