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确认见义勇为行为的公示2025.10.09
中共昆明市五华区委政法委员会2025年法律顾问服务项目采购公告2025.08.18
中共昆明市五华区委政法委员会政务新媒体服务项目比选公告2025.07.28
近年来,五华区龙翔派出所党支部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建工作部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军队干部转业地方工作,是他们人生的重大转折,要安置好,也要使用好,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重要指示,对标市局党委“排头兵、支撑者、展示者”三个定位,吹响红色“集结号”,带动辖区党员争做让党放心、让老百姓满意的新时期“党旗下的哨兵”。
成立“军转安民、巾帼便民、打击护民”三个特色党小组,发挥 “军转安民”党小组先遣队作用,锻造铁心向党的红色“尖刀”。“军转安民”党小组由10名60后到80后各年龄段的军转干部组成,他们坚持“逢先必争、逢旗必扛、逢冠必夺”的龙翔精神,承担着派出所巡逻防控、社区服务、打击犯罪等职责。
对内,吹响打造“四铁”警队的“集结号”,争做让党放心的新时期“哨兵”。
一、强化精神引领,争当政治过硬的“哨兵”。
开展“向身边榜样学习过硬政治品质”活动14次,所内选树了身先士卒抗洪救灾的张新旗同志、听到110指令就像在部队听到冲锋号一样迅速反应的郭晓军同志、由海军侦察兵转为刑事侦查民警却始终把为人民服务刻在骨子里的苑大玮同志等6种榜样,向具有“奉献、坚守、作为、担当、尊法、责任”优秀品质的他们靠拢,争做政治过硬的“排头兵”。
二、提高个人能力,争当本领过硬的“哨兵”。
开展“传帮带”活动。组织“军转民警领学”活动23次,持续深化政治理论、业务技能、法律知识学习,提升全警业务能力。
树立“练为战”思想。军转民警带领全警开展技能战术和最小作战单元训练,提高个人实战能力,激励全体民辅警争做本领过硬的“排头兵”。
三、增强纪律意识,争当作风过硬的“哨兵”。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做实长效监督。党支部制定《党员干部廉洁清单》《党支部家访制度》《执法监督“一日清”制度》等,推动党支部建设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以“军转助防”为依托,防控风险隐患。任命军转干部民警担任警容风纪的“引导员”和“监督员”,定期组织队伍集训和监督检查;在警务室设置“军转监督岗”,拓宽社会监督渠道,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和新闻舆论监督。几年来,培养出市局思政教官2人、法制监督员1人。
对外,吹响市域社会治理的“集结号”,争做让老百姓满意的新时期“哨兵”。
一、吹响党员先锋“集结号”,打好全民反诈“阵地仗”。
按照“军转干部带领、小组警种齐全”的原则,创建1名军转干部带2名其他警种民警的“1+2”党员反诈组10个。实行“排单制”。“党员反诈组”轮流承担普法工作,开展“反诈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等系列活动186场次,受众3000余人次。
实行“包单制”。“党员反诈组”承包楼栋开展反诈宣传,累计发放告知书约12万份,扎实推动“反诈宣传进万家”活动;依托辖区“云南省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组建“小学生反诈联盟”团队进行法制宣讲,通过钉钉会议系统开展线上同步宣讲活动16场次。
实行“抢单制”。“党员反诈组”开启“金钟罩”抢单模式进行劝阻宣防,切实将“弱提醒”变为“强阻断”。2021年以来,抢单劝阻宣防成功4518人次,避免群众财产损失243.44万元。
二、吹响志愿服务“集结号”,打好社会防控“整体仗”。
党建联盟聚力。党支部牵头辖区10家基层党组织组建 “党建联盟联防队”,开展党建联防活动37次。
党员巡防合力。建强120人的“党员志愿巡防队”,构建巡防应急处突体系,提升防控能力。
警民融合助力。“党员志愿巡防队”下沉辖区发动各类群防群治力量,形成民警班长、网格组长、志愿者组员层级责任制下1200人的“平安志愿队伍”。三支队伍组建至今,提供可疑线索4300余条、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48人,助力刑事、治安警情每年持续下降40%。
三、吹响矛盾化解“集结号”,打好风险处置“攻坚仗”。
组建“党员公职律师+”团队,做老百姓身边的法律顾问。组建以来,该团队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482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96起,被群众亲切称为“百家信”调解团。党支部有信心持续将责任落实在基层、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风险控制在基层。
通过创建“党旗下的哨兵”党建品牌,所党支部把党旗深扎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党建基础不断夯实、党建阵地持续拓展,持续在市域社会治理中植入“红色细胞”,激活“党员带群众、党风带民风”的连锁效应。
派出所连连续5年荣获“集体三等功”,连续3年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支部有5名同志荣获“个人三等功”、1名同志荣获市局“十佳民警”、1名同志荣获市局“优秀党务工作者”。
下一步,龙翔所党支部将一以贯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深化理论武装为核心、以夯实基层基础为关键、以持续正风肃纪为保障,确保支部建设更加坚强有力、民警思想根基更加坚实牢固,推动支部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持续增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