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以案说法

当《底线》照进现实,看五华法院如何 “快审”
发布时间:2022-10-27 10:00:10作者:五华区政法委来源:五华区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电视剧《底线》开播获赞,该剧各维度展现了我国司法改革的最新成果,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法官的使命担当,同时也普及了法律知识。 剧中的立案庭方远庭长形象鲜活生动,接地气,真实展现了立案庭法官的日常工作。 

微信图片_20221027094156

《底线》剧集中,几乎“逢案必调”,诉前调解的情节在《底线》剧中处处体现,无论是“手串哥借贷案”“网络直播猝死案”“名誉权侵权案”还是“职场性骚扰案”,均有立案庭庭长努力进行诉前调解的身影。 其中“网络主播猝死案”在进入诉讼程序前,立案庭庭长反复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该案调解不成,立即由立案庭进行快速审理,让诉前调解和审判诉讼无缝衔接。 现实中立案庭的法官是如何开展工作的?调解和审判真的可能这么快吗?让我们从这个案件重新认识“诉调对接” 。

案情回顾:原告某材料厂与被告某建设公司于2015年1月5日签订《材料采购供应合同》,约定向被告供应免烧砖,结算方式为供货后一个月内付清货款的80%,剩余20%尾款在最后一批货供完后三个月内结清。原告按约供货后,被告已付部分款项,至今尚欠原告货款34914元,经催告无果后,原告为维护合法权益诉至法院。  

微信图片_20221027094504

五华法院立案庭于2022年9月30日收到原告提交的材料,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交由本院特邀调解组织志远法律服务所进行调解。 特邀调解员认真分析案情后,联系了当事人双方,双方均有调解意向。特邀调解员随后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立案庭法官也向双方当事人释明了诉前调解的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并从案件事实以及法律规定分析了案件调解的优势,但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调解失败“当庭”快审 

为避免“久调不决”的情况出现,立案庭法官通知原、被告双方案件调解不成转立案,但鉴于该案案情简单且经过前期工作,具备快速审结的可能,故由立案庭法官直接审理,并告知开庭时间及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一审终审等相关事项。 因为双方在诉前经过多轮协商,经法官释明,双方均表示放弃举证期、答辩期。 

2022年10月12日,该案件立案,次日开庭审理。庭审中,立案庭胡颖法官根据小额诉讼审理的特点,简化庭审流程,缩短庭审时间,归纳案件争议焦点,根据认定的证据以及双方当事人陈述,当庭进行了宣判。该案从立案到判决仅仅用了一天。

微信图片_20221027094626

建立“快立快审快结” 

常态化机制 司法效率“加速度”,纠纷化解“不减权利”,该案从诉前调解到案件当庭宣判,五华法院结合案件实际以及当事人的需求,创新诉调衔接模式,让诉前调解和诉讼程序快速衔接,高效、便捷的化解矛盾纠纷。  

下一步,五华法院立案庭将以点带面,总结归纳本次经验,结合实际,建立常态化机制,让诉前调解与案件审理无缝衔接,能调则调,当判则判,为审判质效“加速度”。对于调解失败退回的案件,立案庭法官根据在诉前调解阶段掌握的案件情况,认为具备快审快结条件的,可以选择留案办理,并根据当事人的选择及案件情况尽快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依法作出公正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