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法治五华

【普法强基】社区法律服务员的“小身板、大作用”
发布时间:2023-03-20 14:51:29作者:五华区政法委来源:五华区司法局

查某到某医院看病,在检查胃肠镜后进行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查某认为医院存在诊疗和收费不当等问题,到医院吵闹要求医院赔偿,医院认为所提供的诊疗符合医疗原则及诊疗规范,不存在过错,拒绝了赔偿要求。双方争执不下,到社区要求帮助解决纠纷。社区法律服务员李文敏参加了调解,在调解过程中,李文敏宣讲法律知识,分析双方责任,提出解决办法。经过社区法律服务员的耐心工作,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妥善化解了纠纷。

近年来,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五华区司法局主动作为,靠前服务,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助推社区法律服务员工作扎实开展。进一步明确司法所在社区法律服务员工作中的职责任务,让司法所成为社区与法律服务员联系的中枢,主动联系律所、公证处,主动邀请社区法律服务员上门服务,为打通社区居民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创造良好的条件。

1679294710990012323.jpg

2022年以来,五华区社区法律服务员为全区101个社区居民提供各项法律服务活动共计1600余次,其中,开展法律宣传活动260余场次、提供法律咨询680余人次,审查各类合同20余份、提供法律意见140余件、开展法治讲座400余次、参与矛盾纠纷化解370余件次。满足了居民不断增加的法律服务需求,打通法律服务社区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推进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进程。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社区法律服务员。

法律意识的“塑造者”

法律法规并非空中楼阁,它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2022年1月12日,大观司法所和新闻里社区法律服务员一起走进昆明三一一医院开展“送法进企业”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普法资料袋、面对面法律咨询、以案释法等多种形式,向医院职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扫黑除恶等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并耐心解答与企业职工密切相关的劳动保障、法律援助、工伤赔偿等法律问题。社区法律服务员还现场为患者的法律需求“把脉问诊”,解答患者提出的法律问题。

1679294768127085586.jpg

2022年以来,全区社区法律服务员将群众所需的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通过发放普法资料、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治讲座等方式,为社区居民们提供现实可行的解决处理方案,在社区居民们中营造了一股学习法律、尊重法律、运用法律的良好法治氛围。

基层矛盾的“化解者”

栗某和杨某为恋爱关系,双方同居在某小区,2022年10月,女方杨某从同居的家中坠楼身亡。杨某家人认为栗某对杨某的死亡有很大责任,要求栗某赔偿150万,双方找到龙翔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申请调解。

本次调解,社区法律服务员全程参与,通过“调前讲法,调中明法,调后析法”协助调解员进行调解。用法律专业知识解决双方分歧,用社会道德引导双方理性解决问题,用工作经验提出解决方案。有力的推动了纠纷的合力快速解决,维护了社会稳定,成为了社区居民信赖的纠纷化解者。

1679294822197059828.jpg

法律法规的“宣讲者”

2022年7月13日是社区法律服务员“三下乡”的日子,云南云誉律师事务所余伟律师正在整理当天下乡宣讲的相关材料。西翥街道是五华区的涉农街道,在田间地头,“三下乡”各社区法律服务员通过开展送法下社区、法律宣传、法律培训等活动,为社区居民开展普法宣传,让群众做“法律明白人”。在普法教育中,社区法律服务员以案释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遇事找法的习惯,在解答社区居民提出的纠纷问题时,社区法律服务员结合调解中常遇到的典型纠纷,“以案说法,以案析法”,达到“调解一件、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1679294921285009363.jpg

企业合法合规建设的“领航者”

社区法律服务员还深入到社区内企业,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法律体检、法律服务,开展“企业合规建设专题讲座”,将企业最迫切需要的法律知识、合规建设要求送到企业身边。设立在中铁云时代广场及柏联广场的楼宇公共法律服务站,为附近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及公共法律服务,将被动的法治体检、法律服务转变为主动的法律宣传、法制建设,主动从企业需要的“服务者”变成企业合法合规建设过程中的“协助者”。泰和泰(昆明)律师事务所多次开展“企业合规管理重点领域操作指引及答疑、企业环境合规的探索与实践、企业合规建设实物”等方面的讲座,编制涉及税务、刑事、环资及国企等方面内容的合规产品手册。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帮助企业健康成长。

1679294943826095844.jpg

随着五华区“一社区一法律服务员”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社区法律服务员通过零距离法律宣传、上门提供法律援助,送法到群众身边等有效举措,增强了社区居民法律意识,维护了社区居民合法权益,法律服务真正融入基层百姓生活,实现了普法效率质量双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法制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