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确认见义勇为行为的公示2025.10.09
中共昆明市五华区委政法委员会2025年法律顾问服务项目采购公告2025.08.18
中共昆明市五华区委政法委员会政务新媒体服务项目比选公告2025.07.28
“老旧厂区矛盾多、家庭邻里纠纷多、房产开发投诉多。”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新建小区与大型城中村交织,加之辖区大型企业的改制,黑林铺派出所辖区矛盾纠纷逐渐增多。为规范矛盾纠纷摸排调处化解工作,自普法强基开展以来,黑林铺派出所坚持问题导向,在工作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1+5+N”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机制,实现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七个闭环”,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86%,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楼宇间。
“1”:坚持党建引领
黑林铺派出所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始终以党建促队建,以队建带业务。为充分将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合,由支部班子成员带领所内民警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以一个党小组为一个调解小分队,用党建引领带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将社区民警摸排到的矛盾纠纷、值班民警通报的矛盾纠纷警情、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等,分配到小分队开展化解工作,对未能现场调解、多次反映同类矛盾纠纷等重点矛盾纠纷集中攻坚、动态跟进。
“5”:五字工作法
通过“早预警、情况清、宣法理、德化怨、化解好”的方式形成了“警、情、法、德、化”五字工作法。早预警,日常工作中,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问计于民大走访”等活动,多种形式拓宽矛盾纠纷收集渠道。对收集的矛盾纠纷情况纵向上报级公安机关,横向通报黑林铺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居委会跟进,双向预警,及时联处,做到不突发、不失控。情况清,坚持“查在平时、管在初时、化在及时”的工作原则,及时梳理辖区重大矛盾纠纷隐患,主动对接行政、司法、市场监管部门,对多领域、跨部门、历史遗留等信访问题和复杂矛盾,进行“一人一档、一事一档”管理,制订因人、因事而异的管控化解措施,从源头上解决诉求,减少辖区矛盾纠纷库存。宣法理,在具体的纠纷化解实践中,依托“普法强基补短板”活动创新实行“庭所对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工作措施,促进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互补互通、层级化解。
德化怨,工作中,把“和为贵”的道德观念,“息诉止争”的传统处世方式与调解工作紧密结合,全力营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良好社会氛围。“化解好”,通过“早预警、情况清、宣法理、德化怨”的工作方式,大部分矛盾纠纷都能做到一次性化解,但针对婚姻家庭类矛盾纠纷容易出现反弹等情况,开创重点矛盾纠纷动态回访的工作模式。按照“一人一专班”“一事一对策”原则,由社区民警采取“面对面”回访的方式,对矛盾纠纷开展“回头看”,动态掌握当事人思想状况及调解协议落实情况,对存在风险隐患的及时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多部门协调联动,做实矛盾纠纷调解“后半篇文章”,有效防范因婚姻家庭纠纷激化引发“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的发生。
“N”:充分发动五华“红袖标”化解纠纷
在日常巡逻防范、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中,五华“红袖标”对街面发现的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同时,不定期组织群防群治力量在辖区开展“拉网式、兜底式、全覆盖”矛盾纠纷摸排工作。调解家庭纠纷、邻里纠纷时,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天然优势,由五华“红袖标”配合参与调解工作,找准矛盾纠纷化解切入点,因人施策,尽快化解矛盾纠纷。在后期动态回访工作中,五华“红袖标”通过日常工作,对存在风险隐患的矛盾纠纷做到及时上报,在开展矛盾纠纷风险评估时提供建设性意见,切实做到矛盾纠纷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黑林铺派出所依托“五华红袖标”小程序,将矛盾纠纷推送3个社区113个网格,社区、网格工作人员线上接收、联动处置,形成了入户走访、精准普法、回访帮扶、联动治理共同化解辖区各类矛盾纠纷的良好格局。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黑林铺派出所深入五级网格展宣传120余次,发放宣传册2万余份,张贴宣传海报1300余张,辖区36家寄递业旅店业“四实”登记、三个100%法律宣传全覆盖。
下一步,黑林铺派出所将结合工作重点及辖区实际情况,夯实“1+5+N”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水平,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全力维护辖区治安秩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