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确认见义勇为行为的公示2025.10.09
中共昆明市五华区委政法委员会2025年法律顾问服务项目采购公告2025.08.18
中共昆明市五华区委政法委员会政务新媒体服务项目比选公告2025.07.28
昆明市五华区护国派出所地处昆明市历史人文旅游圈中心区,该区域汇集胜利堂、聂耳故居、护国桥等16处历史文化景点,南屏步行街入选国家级示范步行商圈,分布金融机构41家、沿街商铺2399户、大型商超14个,年平均人流量900余万,GDP占全区份额10%以上,拥有云南旅游打卡地和春城会客厅的美誉。
从历史中走来,护国所支部肩负着责任和使命,保持了76年队伍无违纪,连续10年获集体三等功。立足改革发展的今天,始终把党建作为护航平安与发展的金钥匙,以小支部带动大牵引,新举措服务新发展,从护国、小南、新村三所联动,到“护小新”队伍成长壮大,为“六个春城”建设增添了一抹亮色。
护国派出所民警日常巡逻中
党建“领” 跨前一步保平安
“群众休息我在岗,大家过节我过关”是护国所的传承。多年来,治安防控网络织牢织密,建成一分钟快速响应防控圈,兑现了茫茫人海守住不发案、不出事的职责。
展示春城暖警形象,守护步行街片区“五步一商、十步一景、昼夜绚烂、人流如织、网红打卡”的繁荣是群众和派出所共同的心愿。面对三所共一圈带来的群众多次报警、多头处警,以及体量大、跨度长、民警节假日难调整等问题,护国所支部拿出了“护小新”联勤方案,与小南所、新村所支部共同研究,形成统一指调、统筹勤务、统合治理模式。三所76名党员民警带头利用商户夜间关门间隙采集商户、从业人员信息,针对群众反映的噪音扰民等问题,点对点在行业、商户中建文明岗,联动市场管理等部门对从业人员开展宣教。内部开展党员站岗、警区协防等举措,从源头发力,初步破解辖区、警力、时间与效能管理难题。
民警向群众讲解政策
阵地“融” 同题共答增和谐
围绕争当排头兵部署,以及市局、分局营造营商环境示范窗口的要求,护国所支部进一步坚定用心服务强基础的工作目标,向巡特警等9个警种和辖区23家金融、商企发起“加群”倡议,壮大赋能后的“护小新”队伍,从专注业务向多类型专业服务转变。
以同培共勤方式,深化“武警、特警、交警、派出所民警”四警联勤措施,推动建成25个应急装备快速取用点,联动巡特警大队从单一巡逻,向驻所培训实战转变,与交警、武警形成合力,“一点呼叫,多点响应”,广场核心区快反实现50秒内到达,年内“两抢”“扒窃”实现“零发生”,管事率和执法形象双提升。
树立搭台服务理念,利用普法宣传、反诈宣传及110警察节等节日节点的南屏主场优势,以“护小新”服务队宣教行动、安全伴旅行等方式,联动昆百大、工行等单位企业推出针对商户、游客的安全指引、人文及商圈介绍。同时,完善医警快速通道、一次办服务、遗失物品寄递归还、大额可疑转账见面劝解等9项服务措施,开展集中式服务600余场次,受众58.3万余人次,紧急服务2.1万次。
创立舌尖安全机制,结合八成左右商户为零售餐饮类别的特点,主动与上级环食药和区市场监管联动,培训民警51人,推动商品、食品常态化联检宣教,获建市局、分局环知识产权、食品安全两个工作室,抽检1256家商品560批次,全力守护群众权益和舌尖安全。
群团“联” 心手相连促发展
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一个队伍引领一个群体。在“现代化”和“六个春城”建设发展的大背景下,“护小新”党员服务队的带动示范和辐射影响能力不断增强,除256名党员外,吸纳物业、寄递和从业人员非党员群体1600余人加入“护小新“服务队伍,成功打造“护小侠”志愿服务品牌。推行党建带群建的“护小新“”护小侠“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得到中华志愿者协会和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肯定。采取分局主导、派出所提思路的方式研发”红袖标志愿者管理“小程序,获市局全市推广。
民警与群众交谈
目前,“护小新”服务队已汇集辖区大型商超、个体商户、摊点、物业、保安、环卫等力量,实现服务时间长——24小时不打烊,阵地密——10米定点见红,质效优——100%群众信赖,维度广——服务平安服务民生服务发展,服务成效进一步显现。
下一步,“护小新”将紧紧围绕建设“六个春城”中心任务,以党建为引领,以党组织为堡垒,以党员为先锋,以群团为纽带,坚持民意导向,不断锤炼“护小新”队伍素质,提升服务质效。同时,优化完善供需双向互动,以“护小侠”示范带动,织密群众服务阵地网络,拓展延伸“护小新”服务领域维度,打造春城为民便民新品牌。